寧夏新聞網訊(記者 李東 丁煒勇 文/視頻)4月26日,春日暖陽下,寧夏西吉縣田坪鄉整合村光伏基地內,成片的藍色光伏板熠熠生輝,將“陽光”轉化為源源不斷的綠電。作為全縣首個“當年建設、當年并網、當年受益”的村級光伏示范項目,該村2025年投入360萬元村集體資金建設的分布式光伏項目,年發電量將達到184.5萬千瓦時,預計年收益47.5萬元,成為西吉縣推動鄉村振興與綠色發展的標桿。
據了解,2025年,西吉縣啟動90兆瓦農村分布式光伏工程,通過“政府引導+多元主體”模式實現突破,推廣農戶屋頂光伏,多措并舉加快“陽光經濟”產業發展。紅耀鄉張樹溝村村民馬建軍高興地說:“屋頂曬著太陽,年底還能領2000元補貼。”
為確保項目高效推進,西吉縣創新建立“三專機制”。配套《分布式光伏項目管理細則》,要求職能部門“48小時響應”服務;聯合寧夏銀行推出“光伏貸”,農戶可享5年期3.5%貼息貸款,已發放貸款1.2億元;引入國網寧夏電力智慧運維平臺,實現設備監測、清潔“一鍵操作”,運維成本降低40%。
該項目的實施帶來三重效益。能源結構優化方面,年減排二氧化碳14.6萬噸,相當于新增森林面積2.3萬公頃;產業融合升級上,光伏基地帶動“綠電+特色種植+康養旅游”產業鏈,整合村開發的“光伏研學路線”單日接待游客超500人次;建立“基礎收益+40%產業孵化+60%村民分紅”長效增收機制,預計2025年帶動全縣農民人均增收800元。
如今,從“陽光存錢罐”到“綠能聚寶盆”,西吉縣以分布式光伏為支點,探索出“生態價值轉化—產業提質增效—農民持續增收”的可持續發展路徑。隨著《寧夏分布式光伏實施細則》落地,以及“沙戈荒”大基地建設經驗反哺,這場“板上發電、板下生金”的綠色變革,正為固原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。